查看原文
其他

【摘】关于永续生活的思考

黄志友 小毛驴市民农园 2019-09-04

......在我们最初的农场规划中,这里有农地,有果园,有树林,还有湿地;有种植,有养殖;有生产,有加工;有餐厅,有旅社;还有员工食堂、宿舍、图书馆。种地,是无农药无化肥的有机农法;养猪,是用充分利用阳光、尊重动物福利、粪尿可就地分解成肥料、非水冲的发酵床猪圈;盖房,是土木结构、草土墙体的生态建筑;厕所,是粪尿分集非水冲式;垃圾,实行分类,厨余用于堆肥;还要建沼气池……

世人常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构筑这样一个现实的理想世界,因为我们经济上的不独立,土地制度的不允许,加之世俗观念,农园最终呈现给大众的,生产性远多于生活性;短暂停留远多于过日子,而这一切,正合乎资本的逻辑、城市生活的节奏。

当然,很多东西还是坚持下来了,2008年4月一进驻农园,首先做的就是盖粪尿分集厕所;5月,我们开始了生态种植;9月,农园派我和同事参加延边自然农业研究所举办的自然养猪技术培训班,并最终把自然养猪项目引进到农园,建造了一座我们自2005年就想兴建的发酵床猪舍。2010年,农园全面对外运营时,我们启动了整个农场的垃圾分类和厨余堆肥系统,食堂开始采用麦麸洗碗代替洗洁精。2012年,建造了一座小型沼气池……尽管有很多不如意,但经过5年的营造,农园已经很美了,在很多细节方面,环保节约、尊重自然的理念随处可见。

但困惑是,整体来看,农园仍然是现代化生活的展示中心。除了生产貌似比较“原始” 外(当然,没有电,就无法浇水),没有电脑、网络系统的支持,宣传营销客服工作(微博、电邮、网站、宣传品印刷等等)立即瘫痪;没有汽车物流系统的支撑,菜无法按时送达市民家中;周末农夫,也多是开车来耕种那半分地。找不到可以驾驭毛驴的本地农人,从学院来的小毛驴也成了摆设,不劳而食。农园产生的各种大量垃圾,更是让你无语。快递隔三差五地把一箱一箱蔬菜(如市民淘宝订购的玉米)送进城,又从遥远的城市把多层豪华包装的一件衣服、一本书送到农园员工手上。连我这个曾经手机、电脑的坚决反对者,如今因为宣传和行政的工作,生命的30%是在键盘上度过。尽管不用挤公交地铁上班,但生活和工作忙碌,有时连我从家里把厨余(当然,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在家里滞留厨余往往引发家庭内部的不愉快)带到仅仅一公里之外的农场来处理都懒得了……我终于明白,尽管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这仍然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个人在以都市中心、都市生活方式中心的潮流裹挟下,是多么的无力。

这个时代,我们面临包括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社会安全(人与人、城市与乡村的紧张关系)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的后果表现)等全方位的、近乎釜底抽薪的危机。但小毛驴市民农园声名鹊起的时代背景,却是因为食品安全触及到了市民最直接、最基本的利益(吃!),而根源之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至今仍然漠视。至今大家所争吵的,无非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是乡村让生活更美好、生产者的菜的品种不丰富品相不好物流不便捷服务不专业、消费者太挑剔太没有农业常识太消费主义等等。试想想,在整个社会或市民的经济生活中,我们为本地化的生态农业的发展、为自然环境的保育、为自然资源的节制使用方面,支付了多少现金?不过是杯水车薪,甚至很多人连念头都没有。

近年来,生态农业、CSA、心灵康复、乐活、有机生活、美丽乡村、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的提法与实践甚热,有多少是政府、企业或个人的沽名钓誉、生钱之道?有多少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以偏盖全晃人耳目、转移污染自欺欺人?使用太阳能板发电,驾驶电动车,燃烧天然气,就清洁能源了?从日韩进口有机肥来中国种有机菜,就生态农业了?从欧美进口有机食品、环保家具,就有机生活了?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厨余堆肥、阳台种植、自制手工皂,诸如此类项目一开展,就标榜是生态社区了?

目前,整个社会的生活(偏远的乡村姑且除外吧),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中心,并主要由企业/公司组织、调控,个人在控制“生态足迹”方面的努力尽管值得敬佩,但企业的变革与社会担当更为重要和紧迫,否则,整个世界必将毁在企业/公司手中。这就是个人之力与集团之势的纠缠与较量。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往往没有直面本质的勇气,不是本质太深奥难懂,而是放弃不了自身利益。其实现象和本质之间,只不过隔了一层薄纸。......(续)

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